心理委员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重要一环。心理委员与班级同学朝夕相处,最容易发现同学的危机事件,作为心理信息的传递员,心理委员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新学期伊始,同学们可能出现返校后的心理适应问题,为了使二三年级的老生尽快回归学习状态,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,9月3日、4日,学生发展中心张艳老师分别对二三年级的心理委员进行了培训。
四种角色定位
张老师在培训中强调了心理委员的四种角色定位:
一、做好班级同学的知心伙伴。首先要能够受班级同学欢迎和认可。其次,要在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的方方面面关心同学、帮助同学,与同学们真诚地交往、平等地互动。
二、做好班级同学的心理观察员。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观察、耐心聆听,尽自己的能力或寻求老师的支持给予同学必要的帮助。
三、做好学生与老师的心理信息传递员。要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班级同学,也要及时向老师传递班级同学的异常情况,寻求老师的帮助。
四、做好班级心理活动的组织者。心理委员要结合本班同学的特点及当前班级的情绪氛围,选择适合的团队活动。
自身素质的培养
张老师希望心理委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自身素质的培养:
乐于助人:心理委员不仅是宣传员和信息员,更重要的是能够主动帮助他人,能够发现周围同学的心理状态,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帮助。
真诚相待:心理委员对同学必须具有真诚、尊重和共情的态度。真诚、尊重、无条件积极接纳能够带给同学安全感,为同学提供学习的榜样。
乐于倾听:要能够进入同学的内心世界,成为同学们乐意倾诉的对象;同时,也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。
积极向上:心理委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。心理委员的工作是关于人的心理问题的,因此心理委员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,尤其是要树立健康的人性观:相信人有很大的潜力;相信人是愿意向上的,愿意变好的,愿意被人喜欢、接纳的;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;相信人是可以自我控制,自我调整的。
身心健康成熟健全:心理委员应健康状况良好,情绪稳定,有自制力,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,对事物有较客观成熟的看法。
本期的心理委员培训,将理论和学生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,帮助心理委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、工作内容和自身素质的发展方向。相信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,促进班级同学健康、快乐地成长,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!